“狂降16.5万”、“一天订单破十万”、“官网瘫痪”、“门店被挤爆”......特斯拉近日在网络上这些引人注目的词汇,在原本寒冷的冬日里显得异常扎眼,着实震动了整个汽车圈。
毕竟,对于绝大多趋之若鹜的消费者而言,本身就对降价有着天然的敏感性,而对于同行而言,面对特斯拉这样无需营销就能达到销售目的的“非常规”营销自然是十分艳羡,也瞬间引起了整个汽车圈的围观吃瓜。
随后,汽车圈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化身“键盘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人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有人说“在根本性差异的产品面前,营销动作几乎是多余的”;有人说,“特斯拉这种性冷淡式的营销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自己实力的傲慢炫耀,‘看,我不需要!’”;也有人说:“洋牌跪着舔,蔚来蹲着看。”
特斯拉Model Y究竟为何会“一夜爆火”?线下体验店真的被挤爆了么?订单究竟排到了何时?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几家位于北京的特斯拉体验店。
流水的产品铁打的“销售话术”
1月5日,北京某购物中心商场内的特斯拉展厅里人流络绎不绝,虽没有网友们形容的门店被挤爆如此夸张,但店里仅有的几位销售依旧忙得不亦乐乎,如果想要销售来为你讲解产品,也是需要等待或者主动向前询问。
“Model Y这个定价出来的时候,着实也被惊着了,之前我的预期应该是最低在三十八、九万,没想到能这么低,这个价格确实是给到消费者很大的优惠了......”特斯拉体验店的某销售一边惊叹着价格的优惠,一边为前来看车的消费者讲解着Model Y比Model 3的优势,甚至还顺带讽刺着蔚来、小鹏等车型的缺点,在言语间还时不时的刺激着前来看车的消费者:“这买车有时就跟买白菜一样,看好了就入手先下手为强。”
尽管Model Y新产品,但与Model 3如出一辙的外观、内饰,再加之去大多数传统的经销商店都会有的熟悉而又常规的销售话术,内心着实产生了疑问,便顺便问了一下旁边与笔者一样正在看车的一位年轻人,他表示:“这个价位的电动车,也就特斯拉比较有实力了,其它的这个价位的国产电动车目前感觉还没有特别靠谱的。”
的确,Model Y降价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尽管李斌否认了蔚来官网遭遇大量退单的传闻,但有媒体爆料不少准蔚来车主在转让蔚来的订单,涉及的车型有EC6、ES6和ES8,有的准车主特别注明“9折转让”、“订单1月份可以提车”等字样。
销售直呼“马斯克"
事实上,对于Model Y“一天订单破十万”这样的数据,笔者一直秉持怀疑,但据特斯拉北京某门店的销售表示:“我们是对目前的订单量是签署了保密协议了,不方便对外透露,但是您如果现在订车的话,最早也得排到了2、3月份。”
而且对于想要试驾Model Y,销售便直接建议可以先试驾Model 3,”Model Y目前还没有试驾车,可能也需要等到差不多2、3月份才可以有试驾车。”不过,33.99万的Model Y几乎是裸车价格,像轮毂、自动辅助驾驶等配置均需要加价选装。
当提及国产Model Y的何时正式交付时,销售毫无委婉直呼“马斯克”,他在推特上写到“2021年1月,我希望下个月回来。”一年之前,马斯克在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交车仪式上,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直接现场跳了一段脱衣舞。
一位体验店的普通销售可以在销售话术中直呼“马斯克”,这真的很“特斯拉”,而这一点儿传统的4S店销售是无法做到的,甚至有的消费者根本不认识,也并不了解企业的CEO。或许,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早已成为特斯拉销售过程中,给消费者种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宣传点。
特斯拉国产Model Y究竟有何魔力?
没有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明星代言、甚至没有任何渠道的投放,特斯拉到底是如何做到让消费者忽视一众豪华品牌,对一台价格不算稳的“期货产品”趋之若鹜呢?
其实,特斯拉就像是“大一号的iPhone”,其以售价超百万的高端产品Model S、Model X进入中国市场,早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了科技豪华的代表,就像当年的iPhone4、iPhone5一样,其颠覆性的产品以及其所能给人带来的其它附加价值,引得大家纷纷入坑iPhone,甚至一度有人“卖肾”也要换iPhone。彼时的手机市场上,的确也没有能够与iPhone势均力敌的国产产品。
而现如今,iPhone在中国市场上也倒逼着生存者更强的竞争力,就像这些年被apple iPhone打压过后的华为、小米、OPPO、vivo。
特斯拉国产Model Y亦是如此,“旧时富豪堂前车,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一个曾经能够代表圈层、身份的一个品牌,从以往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价格降到寻常百姓也可以买得起时,必然会引发一轮大震荡。
事实上,特斯拉“降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凭借着其降价策略,在割“老韭菜”的同时,也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韭菜”。
特斯拉“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价,真的只是“割韭菜”上瘾?还是另有隐情?
尽管特斯拉2020年累计交付499550辆电动车,已经接近完成50万辆的年目标,较2019年的36.75万辆增加了36%,而Model 3和Model Y总共交付442511辆,占据了总销量的一多半,但马斯克的内心依旧非常焦虑。
而他的焦虑或许是来自与上海政府的“对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底起,每年须纳税22.3亿元,如果不能达成这一条件,则必须归还相应土地。同时,特斯拉还必须在未来五年在上海投入人民币140.8亿元资本支出。”或许,这两段对赌协议也是特斯拉别有用心的降价原因。
不可否认,特斯拉每一次的出场带给整个汽车市场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同时,当特斯拉这个大“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们的求生能力。因此,即便是中国的新能源品牌目前暂时还处于弱势,但相信在特斯拉这条大“鲶鱼”的搅动之下,必然会激出像“华为”一样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