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被业内视为智能汽车元年,新车的智能化功能和配置,成为各家车企“内卷”的主战场。
在技术层面,汽车智能化被拆解为智能座舱和高阶自动驾驶两大部分。而短时间内,由于法律法规限制和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自动驾驶很难迈过L3级的门槛,因此,当前用户感知度最高的智能化体验,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上。
10月27日,奇瑞汽车高端品牌星途举办了瑶光实验室-雄狮生态2023媒体解析会。厂家介绍,该生态将首次搭载于品牌面向下一阶段打造的首款战略车型瑶光上——以更智能的车机系统,为用户带来“40万越级智能座舱”。
屏蔽掉那些高大上的概念和营销话术,仅从底层逻辑上看,瑶光搭载的雄狮智云5.0智能座舱系统,和其他国内头部品牌的智能座舱相似,都是围绕用户的使用场景,打造个性化和情感化的智能体验。
比如在瑶光内只需对对车机说“开启宝宝模式”,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调节音乐音量和空调温度、关闭车窗等一系列动作,为孩子营造舒适的车内环境。
又比如通过面部识别和声纹识别,瑶光可以确定司机身份,主动问候,并自动匹配之前设定好的座椅、反光镜位置、自定义的主页菜单,乃至喜欢的音乐、常用的导航地点等。
再比如,瑶光的智能车机可以实现人与车更自然的交互,它能够连续、准确地识别和执行车内不同位置乘员发出的指令;在特定场景下,车机也支持手势或动作识别。
在硬件方面,瑶光搭载了高通8155高算力平台,并配备24.6英寸曲面双联屏和AR-HUD。
整体来说,瑶光的智能座舱完全可以碾压合资品牌,甚至在一些功能体验上,超越了新势力的电动车型。
需要指出的是,座舱智能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简单以是油车还是电车来界定。笔者认为,企业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技术实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瑶光作为燃油车,智能化体验不输电动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星途对用户痛点抓得很准。据星途智能座舱开发总监何雷和智能座舱高级专家王川宿介绍,用户对车机系统最大的不满,其实是慢。
为此,他们对瑶光的座舱进行了多方位的“提速”,包括4秒内车机快速启动、4秒语音拨打电话、5秒启动人脸识别、30秒完成20条以上语音连续输入等操作;此外,车内还具备50W无线充电,大幅缩短了手机充电时间。
提速的背后,也是技术在做支撑。据了解,瑶光应用了最新的EEA4.0电子电气架构,以千兆以太网、软硬分离和全车OTA功能,实现更快传输和智能迭代,除了行业领先的智能车机,瑶光还具备L2.99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拥有 AVP自主代客泊车和NOC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自动超车变道、自动调节巡航车速、自动上下匝道。
而从长远看,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持续且巨额的研发投入。背靠奇瑞汽车的星途,在这方面比新势力更具优势。
9月16日,奇瑞汽车正式启动“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该战略涵盖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核心领域,奇瑞将以此为基础,构建包含平台架构、三电、智能驾驶、智云平台、生态伙伴在内的13项核心技术,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技术创新链。
为达成上述目标,未来5年,奇瑞计划研发投资1000+亿,培养研发人才20000+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支持交叉科学和跨界技术研究。此外,奇瑞还将同步布局包括芜湖、上海、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六大研发中心,全球一体化管理,全力支持瑶光2025计划的实现。何雷表示,雄狮生态2023正是瑶光2025战略计划的具体落地动作之一。
不过,近年来奇瑞汽车在品牌高端化和智能电动化转型方面,成绩并不算突出。根据雄狮生态的迭代规划,2024年雄狮智云智能座舱将升级到6.0系统,基于舱驾融合平台,支持硬件可插拔升级,打造“第三空间”;到2025年,雄狮智云7.0版本将基于中央计算平台,构建“空间+元宇宙”。仅从时间节点上看,慢于造车新势力,公开信息显示,蔚小理基于中央计算平台打造的下一代智能电动车,明年就将陆续落地。
此外,在智能化领域,业内如今愈发强调“全栈自研”。何雷对笔者坦言,星途在智能座舱的应用层和中间件层面,做到了自研,底层算法和操作系统则主要靠合作伙伴赋能。“虽然做不到100%全栈自研,但我们在研发层面实现了100%自主可控。”
好在,造车无论在内燃机时代还是智能电动化时代,都是马拉松比赛,短时内的领先不足以决定最终的胜负。奇瑞的风格从来都是稳扎稳打,结果有待时间验证。眼下能确定的是,瑶光作为新一代产品,若能凭借智能化优势为用户认可,将对星途品牌拓展高端市场大有助益。据悉,该车将于下月在青岛的星途数字化智能超级工厂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