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都,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火锅、熊猫、盖碗茶…这些词组成了成都生活的安逸舒适。事实上,当你深入了解成都,会发现其实它的城市调性从来不止一面。快慢节奏的交相并存,新老生活派别的极致碰撞,走在路上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也有放松享受的惬意。
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成都人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说,用一个汽车品牌来形容成都人对生活的热爱,那一定非雪佛兰莫属。百年品牌基因沉淀,造就了它对热爱、创新的不懈追求,当它来到成都时,那便是开启了城市灵魂和品牌灵魂的一次深刻交融,他们就像相交甚久的老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态度、追逐不凡的人生体验。驾驶着雪佛兰去成都街头走一走,你会发现在这场享受美好生活的探索之旅里,无意中拥有了一个可以携手以伴的最佳拍档。
雪佛兰陪伴着伙伴们经历了人生旅途中许多的不凡瞬间。
成都的魅力,是我看在眼里,道不尽在心里的厚厚记事本。我曾用只言片语写它带给我的欢愉与忧愁,也用长篇大论记录下它在我成长故事中担任的重要角色。千人千面,千种成都模样。下面为大家推荐来自知名主编宗禾先生写作的《行走宽窄之间》这篇文章。
让我们一起看看,成都在他的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存在?
《行走宽窄之间》选段
草野之中,蟋蟀寥阔。
秋日淡看流云,漫步宽巷与窄巷,领悟宽窄之道。宽与窄,天地轮回,人生圆融。宽与窄,看似中庸之道,其实是生命哲学。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宽窄哲学博大精深,是四川文化的代表和符号,是一种记忆和传统,也是一种品位和价值。
成都的巷子,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曲或直,其中渗透着贫富穷通、盛衰兴替的变化,也蕴含着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纠葛。 叔本华说:“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回旋在生命的嘹亮与哀寂,穿行在成都古老的巷子,我在寂静的夜里独自沉吟:“生与死的对立之门一齐向我敞开,那一瞬间,我好像明白了很多。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就是人人要通过一道道的窄门,过一个个坎儿,然后才能来到更加宽阔的地带。世界,永远都充满了新生的希望,虽然同样存在着寂灭的悲哀。”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我们来自于乡野,总是被城市扭转角色,我也会为当年的俗气、土气和狭隘的乡土观黯然。但人生总是这样的,和演戏一般无二,在繁华都市,不时会有新的角色和舞台,在前面候着。
宽窄的奇异,总是百变,衍生出味蕾江湖的独霸。作家胡弦说:“火锅以辣为王,为何?也许,因为辣是各种味道中最任性的吧。辣有点像闪电,能一瞬间劈开人味觉里迟钝、黑暗的部分,甚至惊醒了你身体里最偏僻角落里的细胞。合成后的辣,却又像人生的教科书,对应着味觉,也对应着我们对生活之道的领悟和突破。”
宽窄,恰是一座城市的镜像。宽窄哲学恰恰是中道精神的灿然落地,这是步入成都深处的秘道,由此我们领略一座因水而生的大城,一座诗意迭兴的古城,一座秀美温润的丽城,一座现代时尚的宜居之城。
宽窄,也是一种柔婉的诗意。就像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寂寥而清新的名句,也是戴望舒的《雨巷》,“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如此精巧而鲜亮的名诗。宽窄的诗意化成诗意的宽窄,既可以说是“借‘宽窄’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也可以说它源于宽窄,超越宽窄。一直记得成都宽窄巷子的名句,“窈窕丰腴的巷子/装着一座城市的记忆”。